第五章 实验中学
一、开学第一天
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我和妻子送儿子去报到。
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十五年来,这是第一次要较长时间离开家、离开父母亲独自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开始生活学习。妻子心里有些许担心,也有点儿不舍。前一天,妻子就在家里毫无头绪地忙乎,一会儿客厅、一会儿卫生间,一会儿在小屋打转、一会儿在大屋翻腾,又是收拾衣服、准备生活用品,又是清点书包、整理学习用具,还不时轻声地嘱咐儿子:“不要想家”、“要多和同学交流”、“学习上有不懂的要主动问老师”如此这番絮叨。儿子默不作声。
上午九点左右,我们来到实验中学。先在教学楼前张贴的高一新生分班通知中,找到儿子的名字,是108班,班主任赵兴福。然后上三楼找到教室,一位五十上下、衣着朴素、戴着眼镜、面容温和的老师正坐在讲台上,这就是赵老师。简单地寒暄几句后,赵老师在一张纸条上签了字,让我们去办理正式报到手续。
报到手续在体育馆里边办理,外边已经排了好长的队。等了四十多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出示录取通知书、准考证和身份证,缴了550元的公寓用具费用和100元饭卡充值,开始领东西。棉被芯和棉褥子各一床、被罩和床单各两条,枕芯枕套各一个、枕巾两条,热水瓶一个、脸盆两个、刷牙杯一个、毛巾两块。还有军训穿戴的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一顶帽子。我抱着一堆、妻子拎着一堆、儿子背着书包提着自己带的东西,来到男生宿舍楼,学校已经确定好了每个学生的床铺和柜子,铺好床铺,把自己的东西分门别类有序地放在柜子里,我和妻子坐在床边稍事休息,儿子在楼道里转悠。不一会儿,一个宿舍的同学们基本上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陆陆续续地到了。同样地,都是家长们帮着铺床铺、整理东西。
中午时分,我们一起走进学生食堂,各点了一份盒饭。吃罢,我们安顿儿子回宿舍休息,我和妻子就在校园里转悠。实验中学在文瀛湖东畔,离家大约15公里,开车30分钟左右。学校占地面积200多亩,中间一条道路将校园一分为二,西半部从北往南依次是一栋教师公寓和两栋男生宿舍、风雨操场和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和停车场,东半部从北往南依次是两栋女生宿舍和学生食堂、初中教学楼、实验楼和电教楼、高中教学楼。校园绿化特别好,绿化面积至少在50%以上。学校环境不错,条件也挺好,孩子们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学习三年,考取一个自己理想的大学,也可以说是人生中在不幸之后选择的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
下午两点半,校园里想起了上课的音乐声。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出宿舍楼。儿子也出来了,和我们说先去教室集合,然后到操场上开始军训。此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夏天,又是一天中最热的午后。热辣辣的太阳正毫无顾忌地吊在头顶上,树叶被晒得蔫蔫地挂在枝头上一动也不动,水泥地上几乎能烤熟一只鸡蛋,即使坐在树荫下也是满身冒汗。这样的天气,儿子能受得了吗?况且这段时间他的过敏性鼻炎正发作着呢。我们的心一下子像被揪了一下。过了一刻钟,只见一排一排的学生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从教学楼那边走进操场。
三点钟的样子,操场西边的主席台上站着的几个学校领导开始讲话。讲话完了,一个穿军装的领导宣布:“大同市实验中学2013级高一新生军训开始!”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老师们撤退了,操场上留下了一队一队的孩子们在太阳的热情照耀下开始列队。“立正”“向左转”“稍息”“齐步走”,一阵一阵高亢的年轻教官的口令此起彼伏、响彻操场上空。我和妻子与其他许多家长一样,站在操场边的拦网外边,手抓住铁丝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想从密密麻麻的学生队伍中找寻儿子的身影。过了一阵,有几个学生晃晃悠悠地从队伍中走出来,刚走到跑道外边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又是拉起衣角擦脸,又是仰起脖子喝水,又是大口大口呼吸。站在外边的我,汗水已经湿透了后背,脸上、额头上、脖子上也是淋漓不已,提着的嗓子就在嘴边悬着,揪着的心就在胸口晃着,我真的希望儿子此刻也从队伍中走出来。
五点左右,随着一声响亮的哨音,下午的军训终于结束了。儿子从蜂拥的学生潮中走了出来,脸上、胳膊上都是汗水,衣服也被浸得一滩一滩的。看见我和妻子凄惶不安的神态,儿子说了一句:“没事!”妻子心疼地多问了几句、安顿了一番,儿子说:“你们回哇,一会儿还要开班会。”无奈,我们和儿子道了一声“再见”,便边走边回头地走向校门口。就这样,儿子开始了他的一生中第一次为期一周的军训生活,也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高中学习。
那段时间,儿子住校,家里只剩我和妻子两个人,失落、担心、难过,各种情绪,五味杂陈。也不知道儿子在学校吃得怎么样?生活学习能适应吗?和老师、同学相处得如何?……我们还反复探讨过在学校附近租房或者让儿子跑家的问题:租房,学习效果和在学校差不多,不现实;跑家,太远太累,会耽误学习。没办法,只能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