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洗尿布与洗澡
妻子和儿子出院时,我从医院里买了好几大包尿不湿。尿不湿的优点就一个词:方便,使用方便,更换也方便,用完了一扔,不用洗。但缺点就是一次性使用,费用较高。一般情况下,我们晚上用尿不湿,大人和孩子都能安安稳稳睡觉。母亲来了后,把我们的旧床单、旧衣服裁剪成一片一片一尺多见方的布块,有三四十块,我用开水烫了烫,即改制成了尿布。这种传统的尿布,外观上虽然不太雅观,但是柔软、透气、吸水,既经济节省,又有利健康。唯一的缺点就是一个字:勤,得勤换、勤洗。因此,洗尿布就成了我每天晚上的必修作业。家里准备了一个脸盆,倒好水,溶了洗衣粉,一个白天,每次儿子尿了、拉了,便换下来,扔到脸盆里。吃过晚饭,我便坐在小凳上,一件一件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下,拧干,十几件依次挂在圆形的晾衣架上。夏天的时候,挂在院子里,第二天就彻底晾干了;冬天的时候,挂在家里,两三天也完全晾干了。
最有意思的是给儿子洗澡。半岁前天气比较暖和,基本上是一周洗两次。半岁后,一周洗一次。出院后,我还专门为儿子买了一个小浴盆。洗澡时间一般都在晚饭后。先热上一壶水,倒在浴盆里。然后往盆里倒凉水,一边倒,一边用手搅,目的一是让热水和凉水融合,二是调节和测试水温。水倒好了,妻子把洗后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床上铺好浴巾,爽身粉、尿不湿、衣服。然后快速把儿子的衣服脱掉。我用左手托住儿子的后背和颈椎,右手托住屁股,轻轻地将小人儿放在水里,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还小腿一踢一踢的。妻子用小毛巾轻轻地沾上水,轻轻地敷在小人儿的肚子上、胸脯上、双腿上,小人儿立马适应了,任由我们摆布。先洗头、脸,然后是身子和四肢,最后是脖子、腋窝、大腿根部和屁股。不到五分钟,洗完了,我把儿子抱起来,小家伙怕掉到水里,用小手紧紧地抓着我的袖子,真是个小机灵。我把儿子放在浴巾里,左右上下轻轻一裹,小家伙还调皮地用手扑拉、用腿踢打。我把浴盆里的水清理了,只见妻子缓缓地展开浴巾,小家伙挺听话,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然后在脖子、腋窝、大腿根部和屁股等部位扑点爽身粉,屁股周围铺上尿不湿,穿上衣服,洗澡圆满结束。
八、喂养与饮食
儿子出生后第二天,妻子便有了奶水,而且奶水很足。因此,儿子一直吃母乳,直到三岁前。
儿子五个月的时候,母亲说,吃娘奶好是好,但不能吃一辈子,因此主张在吃母乳的同时,也得吃五谷杂粮,慢慢增加辅食。刚开始,我给儿子买了一个小奶瓶,一个小水杯和一袋奶粉。白天,我们都上班的时候,母亲挖一小勺奶粉,倒在水杯里,冲上小半杯开水,搅拌溶和,不烫不凉,再倒进小奶瓶里,拧好奶嘴,手把手地喂儿子喝,上午、下午各两次。儿子一岁后,什么时候饿了,随时冲半杯,随时可以喝。儿子半岁的时候,我们吃饭,小家伙眼巴巴地看着我们,蠕动着小嘴,伸出小手,妻子便用小勺盛了大豆粒儿那么大一点鸡蛋羹,喂到嘴里,小嘴吧唧吧唧地吃了,又伸出小手,表示“还要”,妻子再盛一点,又吧唧吧唧地吃了,连着吃了八九小勺,知足了,也不伸小手了。我们都拍着手,说“虎虎会吃饭饭啦!”此后,我们经常想着法子做点儿子喜欢吃的饭菜,比如小米粥洒肉松、土豆泥拌米饭、小白菜豆腐汤、鸡蛋疙瘩汤等等。长大后,吃饭的时候,儿子也不挑食。直到现在,儿子最喜欢吃的食物是饺子、小米稀饭、炒鸡蛋、炖肉(猪、羊、鸡)和土豆做成的各种菜品。这或许和小时候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吧。
平时下午回家的时候,我就顺路在市场买一两样时令水果。晚饭后,我把苹果洗干净,拿水果刀一切两半,掏去核心,用小勺从中间轻轻一刮一刮,刮出一小勺果汁,放到儿子嘴边,小家伙毫不客气地张开嘴,一口就咽了下去,吧唧吧唧,好像挺香挺爱吃,继续喂这只小馋猫,一会儿工夫,小半个苹果只剩下半圆形的一层皮壳了。还有西瓜、香蕉、葡萄、桔子、猕猴桃、水蜜桃等等,都吃过,用妻子的话说:儿子是不会让自己的嘴吃亏的。
儿子一岁的时候,妻子单位发福利,一人两箱山阴古城酸奶。是那种250毫升装20盒的方盒。我打开箱子,抽出一盒,插上吸管,喝了一口,有点酸、有点甜,儿子可能会喜欢。我试着将吸管放在儿子嘴角,儿子头一偏,我对儿子说:“奶奶儿,虎虎喝奶奶儿!”我用嘴做了一个吸的动作,儿子明白了,小嘴含着吸管,轻轻地“丝”了一口,“咕咚”咽下,又轻轻地“丝”了一口,看来儿子喜欢这个酸奶。两个多月的时间,两箱酸奶喝得干干净净,我便在超市继续买了两箱。从那以后直到上小学前,儿子一直喜欢喝这种古城酸奶。上小学后,儿子又喜欢喝袋装、盒装或者瓶装的各种牛奶,直到现在。长大后,儿子又喜欢上了汉堡、披萨、蛋挞、寿司等西餐食品。
九、哄睡觉与理发
白天我们上班的时候,儿子瞌睡了,不哭也不闹,母亲坐在床边抱着,轻轻地摇着,或者母亲躺在床上搂着,轻轻地拍着,自己就慢慢地睡着了。晚上或周末的时候,我们都在家,儿子瞌睡了,我抱着,左手托住双腿,让小脑袋枕在胳膊弯这儿,右手轻轻地拍着屁股,边拍便轻轻地哼着:“虎虎睡觉呀,爸爸抱着就睡着啦!”刚开始,还睁大眼睛盯着我,有一点抗拒或者不情愿;慢慢地,随着有节奏的拍子,上眼皮碰一下下眼皮,又软软地睁开眼睛;再过一会儿,两只眼睛皮皮地合上了。然后,轻轻地将小人儿放在床上,床上铺着母亲专门做的一张小褥子,轻轻地扶正小脑袋、放下小手手、拉拉小腿儿、整整衣服,盖上小被子。听着均匀的细细的呼吸,大人这才可以舒口气了。
给儿子理发是一件让人麻烦的事情。平时理发都是在巷口的桥北理发店,那是铁路劳动服务公司开的,两个理发师都是铁路正式职工。母亲抱着儿子第一次理发的时候,儿子大声哭着,使劲闹着,双手挡着、双腿踢着,怎么哄也不听话,怎么安慰都不让理发师动手。无奈之下,两个理发师捉手的捉手、按腿的按腿、扶脑袋的扶脑袋,三下五除二,两分钟就理完了,结果儿子也哭的脸憋得通红,嘶哑着嗓子,上气不接下气。母亲很是心疼,中午时分还和妻子一直唠叨:“看把我孩儿气的!”打那以后,给儿子理发都是我和妻子抱着去的。拿几件小玩具,边走边对着儿子说:“虎虎推头去呀!”一进理发店,看见那两个理发师,儿子就开始大哭,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又是晃身子,极不配合。妻子抱着儿子,安慰着:“虎虎不哭、不闹,让阿姨理个小平头。虎虎真乖,可听话呢!”我在旁边也一边说着“虎虎听话、虎虎真乖”,一边摆弄着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理发阿姨也一边说“小帅哥、真听话”,一边趁机拿起推子,顺着儿子脑袋歪着的部位,快速的熟练的剃了起来。两边都剃好了,我和妻子换一下手,我抱着儿子,让他身子朝下,妻子轻轻地扶着头,剃后枕部。就这样,伴随着三个大人的说话声,儿子还在小声的“哼哼”,两分钟时间,理好了。一颗圆圆的小脑袋,脑门上留了一撮小马鬃,煞是可爱、调皮。回到家里,我们用湿毛巾给儿子洗洗头,擦擦顶部、脖子上和耳朵上的毛渣子,扑点爽身粉,一股淡幽的清香扑鼻而来。
十、急疹发烧与预防接种
儿子半岁左右的某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儿子又哭又闹,尤其到了晚上八点左右,闹得更厉害,脖子发梗,眼睛一直望着灯,哭个不停。一摸脑袋,有点发烧。妻子用凉毛巾敷了一会儿,再摸,还是有点热。母亲很着急,不停地唠叨着、催促着:“赶快去医院看看吧。润平(我姐的大女儿)小时候发烧,没有去看医生,耽误了,烧的孩子直抽风,现在润平孩儿的眼睛就是那时抽的。”我们没经见过,听母亲说得也有点害怕,便赶快打车去了铁路医院。值班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听,打了一个退烧针,又开了点药,嘱咐我们给孩子多喂水。第二天,儿子的烧还没有完全退下来。第三天,就不烧了。后来,听有经验的同事说,这叫婴儿急疹,小孩一岁前都会发一次,发烧三到五天,就退烧了,开始起疹子。这是孩子开启自我免疫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台阶。生了这场病后,儿子身上也没有出现红斑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症状,只是变得不像以前那么随和了,稍有不顺心就大声哭闹,哄都哄不住。有时会突然大叫一声,吓人一跳。
儿子从一出生到上小学前,打的免疫针不少,有十多种吧。铁路医院发的《山西省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都有记载:出生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一个月时,乙肝疫苗加强;两个月时,打的脊灰疫苗;三个月时,百白破疫苗和脊灰疫苗第二次;四个月时,又是百白破疫苗和脊灰疫苗第三次;五个月时,百白破疫苗第三次;六个月时,乙肝疫苗第二次和流脑疫苗;八个月时,麻疹疫苗和乙脑疫苗;九个月时,流脑疫苗加强;一岁半时,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甲肝疫苗;两岁时,乙脑疫苗;三岁时,流脑疫苗;四岁时,脊灰疫苗;六岁时,流脑疫苗和白破疫苗。我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地记录这些疫苗呢?因为,根据山西省的规定,0岁至六岁的儿童,必须接种这些疫苗。将来孩子去幼儿园和小学校在办理入园和入学手续时,必须提供《预防接种证》。如果没有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的,幼儿园和学校会拒绝接受的。每次打免疫针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前一天为儿子洗澡,换上新衣服,按照约定时间早早地到了铁路医院。打针的时候,医生轻声细语地安慰儿子,儿子睁大眼睛看着穿白大褂的医生,不哭也不闹,安安静静地,颇惹医生喜欢,直夸“这孩子真乖、真听话!”听到有人表扬自己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心里也甜丝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