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拾遗补漏谝黄糕》
作者:韩志民  发布时间:2014-12-19 10:05:06 打印 字号: | |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大概发端于远古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熟食取代生食时期。经过几千年来的演进发展,形成了集美食、养生、美学等为一体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艺术。2013年,有心人将这一文化成果制成记录片,标题为《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该片对全国各地小到风味小吃,大到饕餮盛宴,从饮食原料子实的晾晒、制作工艺到入口咂味,极尽演绎。裹挟着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风世俗,令外国人眼花缭乱,使其对我国独有的文化倾慕不已,尤其对我国的饮食更是垂涎欲滴。无疑,这是一道文化大餐。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不知何种原因,将晋北、内蒙、河北一带,颇有地域特色的黄糕,未列到“中国的舌尖”上,实在令人费解。我就在此拾遗补漏说说黄糕吧。

  黄糕是一种生长在晋北、内蒙、河北一带的高寒作物黍子去了皮被称作黄米的碾成面笼蒸而成的食品。关于“黄糕”名字的由来,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黄米,乃一年生草本作物黍子去了皮的子实,比小米稍大,色黄,煮熟很黏,可酿造,亦可做糕。据此,就有了“黄糕”的称谓。黄糕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战国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在大同设置行政机构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人类活动频繁,人们对食物的认识和需要,促成了黍子作物的培植,最终使“黄糕”这一精品食物“闪亮登场”。

  黍子因生长在高寒地区,在较短的生长期内凝聚了极大的能量,品高质优。用其研面制成的黄糕,有两大特点,一是软而筋,为此,还有一则趣话:在当地农村,女人做好了黄糕放在盆里,等下田回来的丈夫吃,恰巧院子里的狗嗅到了黄糕的香味,跑到糕盆里叼了一口就往外跑,那女人情急中,拿起厨刀就去追,狗跑出很远了,那糕从盆里到狗嘴里绵连不断,女人无奈,用刀将糕截断,那边的糕缩回盆里,那边的糕将狗弹出去摔死。虽有些夸张,也确实反映出黄糕筋道的属性。另一特点是黄糕的质地优,当地有“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的美誉,黄糕的能量之大,不言而喻。

  论糕的吃法,也如北方汉子一般的旷野,不可“小家碧玉”,而应“狼吞虎咽”:一块糕入口,直接进胃,还得听到“咕咚”的响声,有人用了一个不太雅的比喻,这声音犹如夏天农村有人朝茅房坑里扔了一块石头一般。吃糕有吃糕的讲究,如果没有猪、羊、鸡肉佐就,就无法达到“可口”的极致。“炖猪肉蘸糕”、“羊肉泡糕”足以让人对黄糕的美食享受登峰造极。从起筷到入口进胃,当地人有一个生动的描述:“一蘸一个油骨碌,一咽一个鸡打鸣”,大致的意思就是,必须用肉汤蘸取,要大块糕入口,下咽后把胃内的空气不客气的排出,发出响声——细嚼慢咽,品不出黄糕的真谛。

  在生活艰苦的年代,能隔三差五地吃上一顿黄糕,也算是一种高级享受。那个年代,对过年的企盼,就在于能改善一下生活。“过大年真正好,早上饺晌午糕”,这一副不对仗的春联也正是饺子黄糕在百姓生活中超然位置的写照。在农村,只有在重要的节日,例如上面提高的过年,平时的婚丧嫁娶,新生儿满月,为老年人祝寿,才能吃糕。以至于有的地方,将“吃糕”成为一种活动的代名词,现在的灵丘县,说起“吃糕”,就是参加婚礼的意思。那时候,人们有句口头禅:“毛主席也最多一天吃一顿糕”,简言短语,道出了黄糕的美食档次。人们想着黄糕,念着黄糕,千百年来,黄糕被赋予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精神,驻足在北方人心中。

  黄糕为什么会在北方人的食物中“独领风骚”,不仅仅在于其有“可望又可及”的可爱,更在于它的非凡的品质,不信你想:观其色,灿若流金;感其质,绵滑如肌;动其态,轻巧如纤;食其味,如品陈酿。它的软筋绵,恰如水之无形;它的厚重实,又如水之有质。有质而无形,柔中带刚,绵里藏针,似轻若重。吃糕论道,其道可谓大也!

  单位食堂的午餐,有时有糕又有肉,每每与几位“囊糕贼”论糕,颇有心得。以上所述,自然比起所论十不一二。诸位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糕道”高论,到食堂看看谁的餐盘里的糕最多,就知道该去找谁了。
来源:刑二庭
责任编辑:刘志刚
联系我们